加载中

科技模块6——科研

科技模块 科研

  • 我们在母星的肆意破坏, 最终导致了我们只能背井离乡,奔波千(亿)里。痛定思痛之余,我们思考起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类会到今天之地步呢?

  • 经过沉重的讨论后,我们得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地球母亲的毁灭,源于人类肆无忌惮地利用资源、破坏环境,世界不堪重负,终于崩溃。

  • 我们绝不应,也必不会重蹈覆辙,我们要作出改变,我们也有能力作出改变

  • 无数科学家为了挽救地球,付出毕生心血,他们的精神将被我们铭记,薪火相传,永世不尽。


pt.1 核能 

    2000kwh绝非长久之计,科学家们在讨论后认为,改进能源科技,使得即便是100年后的人类到达新地球、改用新能源后,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依赖程度要比2000kwh时的程度低,至少不高于。有一位工程师坚持进行核聚变研究,而是在无数人反对后、有人反映自己被威胁“用你作冷却剂”,组织紧急停止了这位工程师的职务。这位工程师离开“百万立方世界”项目后,回到了伊拉克,之后好像有人见到了他。。


pt.2 风能与洋流能

    否决掉核聚变后,科学家考虑到新世界独特的环境条件,提出开发一项前所未有的科研项目。这套“飓风能、洋流能” + “工业”的系统,将会有效解决我们工业方面能源短缺的现状。后来,当要为这个项目命名时,有14/77的选民投票给了“大风起兮云飞扬”,因为剩余的59/77居民无法理解,最终命名为“流体能量转换器”。


pt.3 生物

    在讨论劳动资源问题时,有科学家提出可以控制海洋生物来进行海洋资源勘探、采集。这项研究因为需要动物改造实验而备受诟病。有一位科员说:“试想一下,你白天看到的孔武有力的异形,晚上熄灯后就成为了你的夜宵(能看见的话会吃不下)”。不管怎样,这套系统确实可以有效解决我们的需求。

pt.4 未来?

    科研事业不断进行,未完待续.


项目介绍

观前提醒,科研项目将不会被用到实际生产中,因为相关突破所需时间是不确定的。


气流及洋流控制系统

大前提: 只有我们拥有极其丰富的洋流能与风能

目标: 在耗能一定的条件下开发出直接利用风能与洋流能而不计入总能耗的设备

实现:

气流与洋流操控系统,:

         初级目标:从气流与洋流直接获取能量, 最后做到整个世界的自由移动(保证世界平稳的前提下)

         次级目标:改变气流方向,实现天气和台风的可控处理.

         最终目标:能够利用洋流和气流实现飞行器与载具的充能, 实现对中国本土的交通可到达

气流与洋流为核心的产热系统:

         原理:高速移动的物体之间摩擦产生静电和大量的热

         初级目标: 利用飓风和洋流产热,用于供暖

         中级目标: 实现工业生产的可利用化

         最终目标: 化学工业的所有能源来自这里,为下一个世界准备物资       

    基于纯粹风能驱动的计算机:

       rt.最后可能需要一个人工智能,将会是极其耗能的;此外服务器也需要大量电能.若可以开发出仅依靠风能即可驱动的计算机,将有利于我们存储信息.


人工驯化及加强生物:

目的:控制深海生物对周围空间进行开采

实现:

    基于ai控制的生物:

         考虑到在100年内很难对生物进行完全驯化, 可以考虑仿生人工智能生物, 进行采集活动. 能量可以参考第一项,或者使用生物质能.

    声波技术: 

试图和生物交流,达到命令或者诱导的作用


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

  目的

    为了更充分利用太阳能,同时解决我们化学原料短缺的窘迫现状,我们决定研究基于海藻的化学物质合成技术

    实现:

       基因编辑技术:

           我们的科学家试图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来自其他生物的可以合成某些化学分子的性状和海藻生长快这一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实现一些基础化学产品与药品的合成.


核聚变

1.科研的重点在于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我们的核心项目之一便是 实现核聚变能量的稳定输出。于是,我们带着前人对于核聚变研究的资料一个设备原型来到了新世界。资料交由图书馆储存,而设备则被安排在了关键实验室中。实验室结构借鉴中国于2019年在廊坊建造的最新实验室。




中国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    我们的原型机与实验场地,代表着当前国际的最尖端水平。 
  1. 在一个狭小逼仄的地方,我们的设备很难距离居住区很远。好在核聚变没有放射性污染,我们只需要关注热污染和光污染,以及安全问题即可。

  2. 我们的实验室具有及其坚厚的墙壁(大于3米),它是由 聚氨酯泡沫 材料和真空绝热板多层叠加制成的,具有极其优越的绝热能力。在完成实验后,我们利用海水将热量带入海水中,冷却管沿用了中国托克马特装置的冷却系统,具有耐温度变化的优良性质。

  3. 在进行实验时,实验环境绝对封闭,由机械操作,实验墙壁可以耐受数亿度高温。一旦出现意外,会立即停止实验,以避免隐患。
    过程

  1. 根据理论,50MW的反应装置是最低标准,且我们目前没有实现产出大于输入。即,我们可能需要超过50MW的能量输入。运行时间按最大值100s计,就是50亿焦耳/次。我们尚可接受。如今关键在于:改进设备、实现高功率能量输入。

  2. 于是我们制定了在完全落脚后,制定了“一五计划”、“二五计划”,在培养人才,进行理论创新的同时,我们目标实现我们目前能量输出功率达到10MW,以便试运行该设备。

  3. 经过十年的改进,我们可以启动装置了。然而,这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更大的输入功率。同时我们的机器也要改进。于是,在与周边小组的协议下下,我们根据理论试图造出更先进的机械构型。科研工作也没有没有停止。就这样过去了数十年。

  4. 数十年后,我们终于实现了高能量输入功率,我们的设备也迭代更新了,理论上更是实现了巨大突破。终于,在某一天,我们的设备首次输入能量小于输出能量,理论上的核聚变发电厂造成了!

  5. 接下来,我们不断改进,使得这项技术能够适应生产需要。终于,在一百年后,我们迎接了另一批探索者,并郑重将该项技术交由给他们。有了这样的技术,他们不需要像我们一样四处飘荡了。之后的世界,便是他们的舞台。。。

展示视频:



详见 

http://t.cn/A6J5TL2g?m=4724961073693121&u=7646210045

---------------------------------------我是分割线--------------------------------------


移民到达后,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出现了:大部分移民(或者叫难民)在科研方面没有能力,即他们很难进入到科研领域工作。同时,我们过分重视高科技,而忽视了一些基础的技术领域方面的研究。为此,我们在科研部分新加入了“新技术研究小组”,每年进行一次比赛选出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人员,并将新技术教授给其他工人。一方面可以增加第一代移民和我们的融合度,另一方面可以给予移民“上升空间”,此外还可以作为观赏节目(@我爱发明),甚至可以对我们制造业生产力水平进行提高。

2021-12-19 16:51:40
未定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