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净化区
1、CO2固定厂
在植物工厂与工业区的外壁,我们放置CO2收集装置。周长157米,植物工厂高30米,化工原料30米高。主体部分是一座由18个空气吸入单元构成的空气收集装置,其中装填着由多孔植物纤维类物质形成的过滤器,可吸附空气中50%的二氧化碳。过滤器被二氧化碳饱和后,可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废热加热,在100摄氏度条件下使吸附的二氧化碳脱离,再次循环使用,所获得的二氧化碳经加压后可呈液态储存,该示范装置每年可捕集900吨二氧化碳。
90平米可放6个,每个占地15平米,每个长约4米,高约4米,一圈157米可放置31.4个,考虑其他因素,放置15个,60米高放6层,工15*6=90个,18个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900吨,90个可吸收4500吨。所以只要我们世界的碳排放量不超过4500吨,我们就可以实现C的零排放。
捕集装置捕集的CO2输送到植物工厂,CO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自然界中CO2的浓度一般是320 ppm。而一般蔬菜作物的CO2饱和点是1 000~1 600 ppm,在饱和点以下,植株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大而提高,所以为了增加作物的产量可以使用二氧化碳记录仪来对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检验,在进行适当的增施二氧化碳来存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参与了同化过程,当室内光照达到1 000~1 500 lx时,作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CO2浓度开始逐渐下降。在于大棚中,在夜间时是二氧化碳浓度的聚集过程,使用CO2记录仪来进行检验发现,大棚中二氧化碳浓度在清晨的时候是最高的,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二氧化碳浓度慢慢的降低,当二氧化碳的浓度不足的时候可以进行增施二氧化碳肥来进行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增施二氧化碳肥可以使用这几种方法来进行:
增施有机肥。邮寄费不仅能提高作物的养分,同时能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据测定,如果每亩使秸秆堆肥300 kg,则可以在一个月内平均使温室内CO2浓度达到600~800 ppm,可见搞好日光温室的CO2补给必须大量增施农家肥。
人工释放CO2。认为的使用一些简单的方法来进行施加二氧化碳,不过这种方法在进行操作的时候要注意使用的时期以及浓度。施加二氧化碳浓度最好在定植到结果其一直进行施用,看天调整使用浓度,晴天设定浓度高些,果菜类为1 000~1 500 ppm;阴天设定浓度低些,果菜类为500~1 000 ppm。低温寡照时期一般不要施肥,以免发生负作用。在这个阶段就要借助二氧化碳监测仪,通过它才能进行了解所施加的二氧化碳浓度是否超标,通过它来进行了解之后再进行适当的控制也就避免了二氧化碳浓度施加的过多对作物以及环境产生的危害。
2、沼气处理厂
3、海水淡化处理
多级闪蒸、反渗透和多效蒸发为主要技术。
多级闪蒸:所谓闪蒸,是指一定温度的海水在压力突然降低的条件下,部分海水急骤蒸发的现象。多级闪蒸海水淡化是将经过加热的海水,依次在多个压力逐渐降低的闪蒸室中进行蒸发,将蒸汽冷凝而得到淡水。目前全球海水淡化装置仍以多级闪蒸方法产量最大,技术最成熟,运行安全性高弹性大,主要与火电站联合建设,适合于大型和超大型淡化装置,主要在海湾国家采用。多级闪蒸技术成熟、运行可靠,主要发展趋势为提高装置单机造水能力,降低单位电力消耗,提高传热效率等。
反渗透法:通常又称超过滤法,是1953年才开始采用的一种膜分离淡化法。该法是利用只允许溶剂透过、不允许溶质透过的半透膜,将海水与淡水分隔开的。在通常情况下,淡水通过半透膜扩散到海水一侧,从而使海水一侧的液面逐升高,直至一定的高度才停止,这个过程为渗透。此时,海水一侧高出的水柱静压称为渗透压。如果对海水一侧施加一大于海水渗透压的外压,那么海水中的纯水将反渗透到淡水中。反渗透法的最大优点是节能。它的能耗仅为电渗析法的1/2,蒸馏法的1/40。因此,从1974年起,美日等发达国家先后把发展重转向反渗透法。
低温多效:多效蒸发是让加热后的海水在多个串联的蒸发器中蒸发,前一个蒸发器蒸发出来的蒸汽作为下一蒸发器的热源,并冷凝成为淡水。其中低温多效蒸馏是蒸馏法中最节能的方法之一。低温多效蒸馏技术由于节能的因素,近年发展迅速,装置的规模日益扩大,成本日益降低,主要发展趋势为提高装置单机造水能力,采用廉价材料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操作温度,提高传热效率等。
利用塔式太阳能余热,蒸发海水淡化,之后的余热可以用于住户取暖。
4、生活垃圾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