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模块——经济、文化与教育
本世界为居民生活提供一定水平的基本保障,居民能够免费获取营养均衡的食物以及住房、服装等生活空间和生活必需品,而除此之外的其他需求(如高蛋白饮食、个性化的住房或服装等)促使市场机制的形成。
为尽量避免金融业的产生和发展(本小组认为金融业会导致资源的不合理分配)以及可能出现的资源浪费,本世界采取能源配额这种有实际意义的指标作为交易载体。在人的基本需求得以保障的情况下,能源消耗可以作为衡量生活水平的有效指标,通过能源配额的流通实现资源的有效分配。
居民获取能源配额的具体数量与世界能耗水平和工作岗位相关:世界能耗水平越高,相同岗位获得能源配额越高;工作岗位越关键、所要求技术水平越高、必要劳动时间越长,获得能源配额越高。
基于能源配额的市场机制有两种。第一是居民-政府/世界交易:由于本世界工农生产全部受政府相关部门统筹,居民购买额外食物或工业产品时只需直接用生产产品所需的能源配额交换即可。第二是居民-居民交易:在规定场所(交易市场)进行,由双方直接谈判确定支付的能源配额,私下进行交易不受法律保护。前者主要用于物质产品的交易,而后者主要用于劳动力、艺术作品、创意设计等交易。除此之外,出于对艺术创作和创意设计的鼓励,该类产品可以作为世界文化创意库项目的对象直接向政府出售,可获得的能源配额由同行评估和随机评估的结果以及世界能耗水平决定。
文化方面,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本世界通过鼓励创造激发世界内生动力(内卷式复杂化),通过环境设计、经济支持以及政治手段鼓励居民参与创作活动。除此之外,本世界将传统节日与创意展示相结合,试图为原有文化氛围赋予新的含义。
教育系统与经济体系与文化氛围适配,致力于培养能够长期就任某岗位的专业性人才以及具有丰富创造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的人才。适龄居民至少接受9年教育:前6年为常识教育,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能够初步理解和适应自然和社会,同时激发其创造、探索的欲望;后3年为素质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受教育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将创意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和表达能力。根据教育阶段的综合表现,受教育者有权按照一定优先级选择相应的职业进行专业教育/就职培训,在考核通过后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