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概述模块1--背景故事

云横秦岭家何在

       公元2099年,秦岭。

       一位老者在一群青年的簇拥下登上了这条古老苍茫的山脉。

       狂风并未能扯起老者箍在呼吸机下的鹤发,曾今的翩翩衣袂如今也被镁钛合金外骨骼替代。抬眸望远,星点的枯木揉碎在乱石尘土中,秦岭早不复往日郁郁苍苍。植物?已经永远得埋葬在记忆中了。灰白主宰着这方世界,似是东方龙脉的骨骸,又像是人类文明辉煌燃烧百万年后遗落的余烬。

       突然,老者剧烈地咳嗽起来。顷刻,其面罩之上浮现些许猩红的血沫。

       “古教授!您歇会儿……”一青年并步上前,伸手欲扶。

       古教授定了定神,摆手道:“无妨……”他按下面罩清洁按钮,血迹顿时荡然无存,但他的脸却更显苍白。“人造氧……这氧气病,是没法治了。”他喃喃自语。

       望向秦岭天际的云,古教授那锐利的眸忽的浊了,他低头低叹道:“还真是……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啊。”言罢,他缓缓闭上眼睛,开始回忆起21世纪百年来人类的自毁与救赎……

古教授的日记

2025年4月10日 晴

今天看到新闻,第一批硫化物气溶胶成功注入平流层,同事们都在举杯庆祝"太阳辐射管理"(SRM)技术的成功。理论上,这确实能反射部分阳光,给地球降温。但我在想,大气系统如此复杂,我们真的模拟清楚了所有副作用吗?亚马逊雨季的延迟,会不会就是一个信号?

2038年11月20日 阴

SRM成了常规操作。我参与评审项目时提出,不能只关注温度这一个指标。但碳捕获技术吸引了所有目光和投资——这能让化石燃料行业“名正言顺”地继续。没人愿意深入讨论北海海底那些泄漏点造成的酸化问题。科学家的警告,在商业资本面前太微弱了。

2042年8月5日 闷热

WMO那份被压了又压的报告还是发布了。降水模式已发生不可逆的改变,这和不少模型预测一致,但现实来得更快、更极端。恒河平原干旱,阿拉伯半岛洪涝。我们在联合国会议上争论是否调整SRM方案,可政治博弈远多于科学讨论。而此刻,西伯利亚的冻土正在释放甲烷——又一个正反馈循环开始了。

 

2050年9月1日 炎热

北极无冰之夏,提前五十年成为现实。我们的模型又一次低估了自然系统的敏感性和爆发力。更令人担忧的是AMOC的减弱,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的流速下降了15%。面对危机,人类的回应是更激进的技术:推广那些需水量极大的基因编辑作物,建造耗能惊人的垂直农场。今天看到东京垂直农场开幕的新闻,那句“人类已经摆脱对自然的依赖”让我脊背发凉。这是狂妄,不是智慧。

2067年4月3日 难以入眠

临界点到来了。格陵兰冰盖崩塌,AMOC停滞。气候系统多米诺骨牌正式倒下。SRM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已进退两难。我一生研究的许多理论,正以最惨烈的方式被验证。这是一种难以形容的无力感和挫败感。

2072年 日期模糊

水资源战争爆发,SRM协调总部被毁,系统停摆。我们最担心的“终止效应”还是来了。被压抑多年的热量猛烈反弹,气溶胶注入系统停摆后的第十八个月,全球平均气温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飙升——五年内上升了4.6℃。科学界早已预警过,但无人听从。伦敦气象局在最后一份报告中写道:"我们不再拥有'气候',只有持续的气象癫痫发作。"

2081年春 阴郁

植物园里最后一株橡树死了。作为曾研究过人工光合作用的人,我此刻感到巨大的讽刺。我们能在实验室里把二氧化碳合成淀粉,效率远超玉米,却保护不了孕育了千万年才形成的、真实的、充满生机的土壤和生态系统。我们以为握住了“造物主的笔”,结果却写下了生态的讣告。氧气开始下降,人们才想起被遗忘的“生物圈二号”实验。可惜,为时已晚。

2085年冬 寒冷

人造氧气导致的肺部纤维化疾病(人们叫它“氧痂病”)蔓延开来。我们解决了氧气的“量”,却忽略了其“质”与生命系统的兼容性。技术不是万能的补丁,这个教训太沉重了。孩子们患上“自然缺失症”,这是灵魂对真实的绿叶、湿润的土壤最本能的渴望,再先进的虚拟现实也无法满足。

2090年圣诞节 绝望

格陵兰制氧厂的爆炸,标志着大型工业文明的终结。我们失去了最后的重工业能力。曾经,我们以为技术能解决一切。

2099年12月31日 寂静

人造氧造成的氧痂病让我每呼吸一次都感到费力。作为一位曾坚信科学能造福人类的老人,我的一生见证了一条巨大的歧路:我们过于迷恋技术的“神奇”,却轻视了自然系统的“精妙”与“脆弱”。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岂曰无衣

       2100年1月1日,地球“吹哨人”古教授去世。

       2100年1月2日,玉门,“无衣计划”全球总部。

       在两千多人的注视下,令狐月徐徐登上主席台,眼圈微红,眼神却异常坚定。

       “老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现在还不是悲伤的时候……”沉吟良久,她正色道,“在2100年1月1日地球紧急会议上,经地球联盟与无衣执行部联合讨论确定,‘无衣计划’开展条件成熟。经主席团表决决定,‘无衣计划’将在今晚格林尼治时间20:00准时启动。”

       台下哗然。

其实在古教授去世的噩耗传来时,大家在心里已有所猜测,但如今亲耳听闻,仍是有些震惊。

“破釜沉舟……终是走到这一步了吗……”莫极苦笑。“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他脑海中突然浮现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名句,情不自禁地念出声来。

这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100光年外,还有一个春天等着我们,不是吗?“莫极愣了愣,眼中的迷惘淡了些许。

……

格林尼治19:45,月城,“无衣“执行部。

莫极一袭黑衣,目光落在面前的银灰色宇宙飞船上,眼中闪烁着希冀和决绝。

不复踌躇,他毅然登上传送阶梯。此刻,耳畔仿佛有秦音响起: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音韵隐约,古老苍茫。

 

2025-09-24 22:20:36

0 条评论 (登录以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