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模块1--总览
能源模块1——总览
- 总览
1.1能源条件概览
光照适中且季节分布稳定:东部沿海年平均地面太阳辐照量中等偏上,非常适合屋顶与地面光伏大规模部署。
风能资源丰富:靠近长江口与近海,海上近岸风速显著高于内陆;高空风速更稳、能量密度显著高于地表,适合高空风能与近海风电布置。
潮流资源可用:长江口潮流通道、多分支通道和强春—朔潮周期,存在可开发的潮流能通道。
并且采用核能、生物质能、化学能等多种能量形式。
1.2 能源系统概览
整体结构为风能、光能为主,核能、潮汐能、化学能、生物质能为辅的多形式复合能源体系,利用选址出较为优秀的风光条件满足一部分能源需求,且使用较为稳定的核能、潮汐能、化学能、生物质能等保障系统稳定性,提高抗风险与应急能力。
与世界理念相契合,优先最大化光、风、潮汐等可再生比例以最小化对自然的长期影响;同时保留小型核装置作为全天候基载与应急保障。
优先从风光抽取冗余能量转化为氢能与电化学能,以平滑峰谷与应对极端天气。
建立智慧能源感知与调控系统,利用物联网+大数据+AI的组合实现中枢调控,更高效、环保地使用能源。
采取多样化的能源回收技术,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建立能源积分系统,目标是把能量行为映射为可验证、可交易、可治理的积分(Token),以激励与协调分布式能源与用户行为,支持精细化调度与生态共治。
二、供给侧
为满足2512人、人平均年能耗10999kWh的能量需求,我们世界的能源供给侧结构如下:
能量来源 | 人均年均值 (kWh/年/人) | 总年均量 (kWh/年) |
光能 | 3300 | 8,289,600 |
风能 | 3300 | 8,289,600 |
潮汐能 | 1000 | 2,512,000 |
核能 | 1500 | 3,768,000 |
化学能 | 1200 | 3,014,400 |
生物质能/其他 | 699 | 1,755,368 |
总能源输入 | 10999 | 27,628,968 |
三、需求侧
见下方表格。
能量去向 | 人均年均值 (kWh/年/人) | 总年均量 (kWh/年) |
农业 | 2500 | 6,280,000 |
工业 | 3000 | 7,536,000 |
中控室 | 1500 | 3,768,000 |
生活区 | 2000 | 5,024,000 |
公共服务 | 1000 | 2,512,000 |
储能 | 999 | 2,509,488 |
氢能等多种形式 | 10000 | 25,120,000 |
四、能源优先级
高优先级:生活区,农业与食品系统,应急资源(医药等)。
中优先级:轻工业生产,中控与信息系统。
低优先级:重工业,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文娱设施。
0 条评论 (登录以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