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总则
以能源律动世界,以建筑滋养百人
在未来的一百年里,人类还能有一百个人相互扶持,但是我们的世界却独一无二,建筑比人类更孤独。
活着,永远对应着死去。世界的死去,意味着系统原有稳定性的崩塌,我们要关爱建筑。
设计要求
我们旨在于利用如今存在的技术,设计一个能够供一百个人存活的世界。
对于建筑来说,我们的建筑应该是不会对自然造成破坏的,我们的建筑的存在并不会破坏所在地的生态环境,而是尽力去契合当地的环境。其次,我们的建筑应该是自给自足的,目前世界的能源危机是很严重的,我们应该在保证生活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最后,我们的建筑应该是美观的,不会显得很突兀。
对于人类来说,我们的建筑首先应该是能保证人类的安全的,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有可能存在的自然灾害,保护人类不受到安全和生存上面的威胁。其次,我们的建筑能够保证人类基本的物质需求,人类能在里面进行一系列的基础生产劳动,获得人类所需的食品,我们的世界能够提供给人类居住的场所,供人类在劳累时休息。然后,我们的世界能够允许人类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我们的世界能够提供给人类进行音乐,美术,哲学等更高层次上的精神上的追求。
设计理念
怎么样使我们的建筑长久的保持有序性呢,当然是使我们的建筑活起来。
我们致力于做出有活力的建筑。建筑绝不应该是死气沉沉的,建筑应该和所有活着的实物一样,有着自己的呼吸,有着自己的心脏,有自己的血管,有自己的皮肤,有自己手脚。建筑的呼吸代表着建筑自己的生活节奏,忙碌时呼吸急促,悠闲时呼吸悠长;建筑的心脏可以为建筑提供能量,建筑的血管可以使建筑内部实现物质和能量的流通,建筑的皮肤可以保护建筑免受自然地危害,建筑的手脚能够行使各种各样的职能。
若是建筑活了起来,那么未来我们人类的生活也会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清晨,我们随着建筑一同醒来,聆听建筑的心跳;建筑的呼吸引导着我们生活的节奏,我们可以爬上建筑的皮肤,为其清除污垢,我们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会是新鲜的,因为建筑内部的气体在不停流动。
建筑活了起来之后,人类和建筑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我们和建筑之间将不会是简单的居住者与居住地的关系,而是朋友之间的相互扶持。在未来的假想世界里面,世界一片荒芜,归于自然的无序状态。人类需要建筑的保护,需要建筑提供生活上的支持,建筑又怎么不需要人类的关怀和爱护呢?人和建筑的关系,是需要特别强调的,人在关怀建筑的同时,也会受到建筑的馈赠。
建筑构想
我们的建筑模仿的是石子投入水中产生的涟漪现象,石子在投入水池之后,会在水中产生一个上下运动的振动源,振动沿着水面传播出去,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涟漪。在中间的振动源的带动下,整池水面都好似活了起来。
中间的太阳炉和潮汐池就是我们建筑的“振动源”,在我们的建筑里面,将这个叫做心脏应该更好。太阳炉是一个聚集太阳光的装置,潮汐池利用的是潮汐能。潮汐涨落,我们池子里的水将涨落中蕴藏的能量收集起来,再四面八方的发散出去,带动了整个建筑设计活起来。
而我们生活所在的建筑就是被“振动源”所带动的“涟漪”。我们生活的建筑并不产生我们生活所需的能量,但这些建筑时时刻刻接受来自于太阳炉和潮汐池的能量的冲刷,完成各自建筑的基本职能。
在分区的选择上,我们按照能量密度来布局我们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区。工业所需要的能量密度最高,我们将工业区布在最内围,其次是农业区,最外围是生活区。这同时也使得我们的生活区远离工业区产生的噪音和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