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en11--教育科研篇
教育
目标:
- 教育质量保障、教育机会公平
- 消灭“教育无用论”的观点,营造崇尚教育的社会氛围
基本教育模式:
1第一教育期:幼儿学前教育(4-6岁):
培养良好的习惯,发掘艺术体育爱好,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开始灌输渗透价值观——各种职业的平等性。
2第二教育期 基础自然科学通识教育 (7-16岁):
学习科目: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 计算机 实践课 艺术课 体育课 思想德育
教资安排:由教师与机器人配合。在机器人内存储所有科目的全部内容。教师需要制定教学目标与大纲,报备主管部门。
教师需要考核,教学理念、目标需要不断进步 研讨会、相互借鉴(1月1次)
学制安排:前六年按照基本要求对每位同学进行基础的通识教育。后四年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为未来的大学选择奠定基础。
教学质量考核:每月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国家每年根据教学目标与大纲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抽检。
分流方式:1).学习成绩、职业兴趣评估作为参考,进行双向选择,接受容量大致1:1。( 从思想层面解决,在教学中注重渗透职业平等观)
2)每年安排春秋季升学考试,选拔遴选。
此阶段在教育中引入戏剧作为重要的教育手段。通过戏剧创作与表演,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另一方面通过饰演不同社会角色,理解社会环境,增强其社会认同感;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参与戏剧创作到表演的全过程,调动发挥其所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激发其艺术潜能,发现自己的潜力和兴趣,为社会的文化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更好的认识到学生的性格特点与优势,有利于更好的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的开展。
3.第三教育期:学术型大学—应用科技大学 注重个性化
学术型大学:
学制:学生选择一个方向,主攻学习相关知识,有计算机与教师配合完成教学。并融合由科研基地的科研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选择未来方向。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方向,学校按照社会需求为基本标准,实行双向选择。
分流:学生自主选择就业或参加科研基地选拔考试。每年根据社会需求划定录取人数。
应用科技大学:
学生选择一个从业方向,学习理论知识,并融合由当前的从业者带领进行实践的模式,把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应用科技大学中设艺术体育培养基地,确保对学生的多元化培养,衔接第二教育期中的戏剧教育模式,更好对接社会的文化产业需求。
学制:
如果有学生想转业于学术型工作,可自主申请,借助计算机进行学习,参加春秋科研基地的选拔考试,同时在此期间保留学籍。
教师安排:理论学习以通过计算机为主,实践教育由从业者负责。这部分人员的职业以2+2+1模式,两天进行社会工作,两天固定教学工作,另一天安排灵活,根据情况进行教师技能学习/工作技能学习等任务,另两天休息。
4.科研基地
每年春秋安排选拔考试,通过考试者进入科研基地学习深造。
科研成果保存方式:所有成果均备份在计算机内,确保在断代后只要后有人继续这个方向均能够衔接。
未来发展规划:尊重自主选择
1)留在科研基地继续科研工作,同时负责科研基地和学术型大型但教学工作。科研方向不限制领域人数。
2)转业于应用科技型工作,需通过职业准入考试。
3)从事国家管理工作。
4)从事基础教育工作。
对于新进入世界的来自欠发达地区的成年公民:
措施:鼓励其进入应用科技大学学习
1劳动与学习相结合以换取学习生活的必需资源,无需支付学费,并提供必需的学习用品。
2 能够完全掌握一项技能、通过职业准入考试则可以毕业,学制上限为3年,若超过3年需额外支付费用。
3 学习内容:识字 思想道德教育 法律规则教育 世界价值观培养 劳动技能培养
劳动内容:偏向体力型的社会工作
4 特殊活动 “诉苦大会” 大家交流分享因为没有文化而吃过的苦,营造崇尚文化、崇尚教育的氛围。(借鉴山东省扫盲运动:)
5 未来就业 在劳动技能培养中有针对性的对于某几项社会工作设定培养计划,毕业后直接安排就业。
2.对于新进入世界的发达地区的公民
措施:需要接受世界的价值观的教育
3.孩子:
措施:
- 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大学阶段的需支付学费或用劳动换取
- (强制融合是不是真的融合呢?)
从小生活在一块(利用孩子的干净、从开始教育时营造良好的环境),来尽量的使他们融成一片。
4.对教师的教育
需要关注学生的内心,培养其学习兴趣,引导坚持的意志品质,行为习惯。
(教育家)
- 社会继续教育
1 随时可以进入大学深造学习,如需转业可以选择自学或者进入大学学习,直到通过职业准入考试则可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