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环境模块——创新设计

新环境居住地生物技术改造方案:

一、项目背景:

在新到达的可能条件十分恶劣的未知环境中,为了确保新环境居住地的生存与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充分利用生物技术对该环境进行改造,以建立适宜的居住地。本方案旨在通过生物技术手段,改善环境质量,提供必要的生存资源,并保护人类免受潜在危害。

二、具体实施步骤:

0、环境模型建立:在进行探索新环境之前,首先建立若干标准化环境模型,即首先建立几组特点突出环境下的改造方案(见附录)。以这些改造方案和人类与环境相关的文献资料建立数据库。

1、环境评估:对新环境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气候、土壤、水源、植被、微生物群落等等。

2、生物资源调查:识别并记录环境中的生物种类、数量及分布,特别关注可能对人类居住有益或有害的生物。

3、改造方案分析:将步骤1、2中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后给予AI分析,生成指导性方案。

4、改造方案决策:领导组织将个人判断和AI指导性方案进行结合,得出最终的改造方案。

5、改造方案落地:在改造方案的指导下,利用生物技术或改造当地生物、环境或直接合成相关生物体(包括生产类生物体和结构型生物体)

三、风险控制:

1、改造活动必须严格按照改造方案进行。

2、当使用生长型生物体时(例如自动生长的植物、有繁殖能力的动物),应严格界定生物体扩展的范围,防止生物失控。

3、在生物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必须反馈至数据库,以便改进数据库的精度以减少再犯率。

4、对环境的改造应该尽量迎合原环境的特色(即不应以完全抛弃当地所有特色的方式改造环境),以求尽量减少工作量以及减小失控的风险。


 

附录:(部分)标准环境的改造方案摘要

一、雨林:

雨林环境改造地的一个突出特色是会直接使用生物技术改造大型树木,使得生物能自动长成一个可以容纳近50人居住的树屋。树屋与树屋之间将通过加强的藤曼进行连接,藤曼上设立轨道,以满足树屋之间的交通需要。

二、深海:

深海环境中将改造贝壳,通过特定生物手段引导贝壳生成能供人类居住的房屋。与陆地不同,深海对光能的利用不够充足。为此,深海环境将采用经过生物技术加强的化能合成菌来进行功能。这些合成菌还将被改造,使得其能够生成足够大小的氧气泡。居住地与海面之间的运输将通过这些足够坚固的氧气气泡来实现。

2024-11-03 14:46:17
按计划进行

6 条评论 (登录以进行评论)

Yao.

能不能给出具体按劳分配的标准?比如我维修机器5h和书写公文1h那个的劳动更加值钱?

Prince Ag

在旧世界里,按马克思的理论,政治制度的变迁基本上以生产力的跃进为分界,而传统的生产力发展一般以运用了新能源(如电力)或开发了新工具(如铁的使用,机械的创造等)为标志。但在这个世界的设定中,主要的科技发展方向是虚拟技术,或是AI相关的内容(反正和传统工业有较大区别,变革的标志跟以往不一样了),在这种情况下AI还能正确预测吗?

YZ

你们组给的ai辅助决策很像《银河帝国》中描述的心理史学。但是正如卡尔·波普尔对“历史决定论”的驳斥一样,知道了历史的可能发展这一点也会改变历史的发展。假设ai已经强大到在这个方面有一定可行性,已经那么你们是否会将ai做出的分析保密以保证ai分析的正确性?那些人有得知ai分析的权利?限制对ai分析的得知这一点是否会导致新的未曾预料的社会变革?

凹凸

既然是从旧世界而来,那么海外为什么还有探索一说?在人口非常稀少的初期阶段,你们怎么权衡“基地”的发展与海外探索的事业?一方可以直接上诉,相当于AI初审若有若无,司法的权威性是否会被瓦解?

鲍勃陛下

个别候选人是属于哪一个政党吗?具体有什么政党?是轮流执政吗?

芝士爱知识

我关注到了你们小组的几个关键词:能量是货币,按劳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所以个人能量不会耗尽。 你们发现了吗?我姑且不去谈我们身边其实有各种能量利用的形式,而你们将能量作为了货币,不成熟猜测,如果是这样那可能会出现一种对能量的竞争与掠夺。从另一方面来讲,社会保障制度如果真能使个人能量不耗尽,那还哪里需要大家去劳动,去实行你们所说的“按劳分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