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模块1--背景故事
概述模块1 背景故事
一、崩坏的地球
未来某个年代,人类终于迎来了不可回避的临界点。地球,这个陪伴文明无数光阴的蓝色家园,已不再适宜承载人类的欲望与重量。
全球气候持续恶化,海平面上升让大片沿海城市被迫撤离,荒漠化加剧侵吞着农田和草原。极端天气频发,热浪、干旱、洪涝与台风轮番席卷,生命在动荡的自然脉搏中摇摇欲坠。与此同时,人口压力不断攀升,能源消耗与资源枯竭成为社会的日常噩梦。
在这片末世的阴影中,人类分裂为了两个方向。
大部分人选择了所谓的“数字飞升”。他们相信,只要把意识上传至庞大的虚拟世界,就能逃离濒死的现实,永远在数据的怀抱中繁衍、交流、创造。庞大的虚拟都市在光纤深处生长,冷却系统日夜轰鸣,超级计算机吞噬着能量如同深渊。
而一小部分人则坚持留在现实世界,他们倡导节能与简朴,依旧在泥土上耕作,在风雨中呼吸。他们认为虚拟的飞升并非解脱,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囚禁。只有现实中的自然世界,让他们感受到人作为生灵存在的意义。
人类社会往往会被短视的欲望裹挟。数字飞升提供了逃避现实的庇护所,让人们暂时忘却现实中生存的痛苦。在巨大诱惑面前,绝大多数立刻投入其中。
但现实是残酷的。数字飞升带来的能源消耗远超预期。超级运算阵列与数据中心如巨兽般吞噬着电力,在虚拟世界中歌舞升平的人们恍若未觉,好似只要脱离了肉身,那个被他们摧残的地球就不复存在。渐渐地,地球几近枯竭的能源无法维持整个数字社会的正常运转,决策者不惜重启大量高风险核能装置以解燃眉之急。短短数十年间,大地之上布满了高温废水、放射性残渣与难以处理的核废料,地球更加破败不堪。
至此,地球的环境急转直下,最终濒临崩溃。
而在这动荡的背景下,一小部分人——他们拒绝飞升,仍然信仰现实与自然,决定踏上另一条道路。他们提出了“百万立方计划”:在地球最后的余晖下,建造一个百万立方的小世界,借助名为“宝可梦”的神秘科技,将其整体搬运至一颗拥有与地球几乎相同自然环境的新星球,在那里重新开始。
这并不是一场逃亡,而是一场文明的重启。
二、选址:海与风的边界
经过多轮缜密的讨论与反复研究,最终的建设地被定在旧地球长江口附近的一块平坦地域。001号研究员在其被淹没前曾走过这片土地。他记得那里有浩渺江海交汇的景象,长江在此入海,潮汐与河流相互呼应。风自海上卷来,带着咸湿与力量。003号研究员则被那片原野曾经的风光打动——大片的农田与湿地,点缀着村落与渔港,人与自然的关系仍旧保持着某种和谐的边界。
选择这里的理由,除了能源潜力之外,更重要的是理念,只有守住思想的火种,才能不走向旧地球覆亡的道路。此次百万立方计划的发起者希望“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在自然中建设新世界”。这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搬迁,更是一次文明观念的宣示:在新的世界,人类要学会与自然共处,而不是像在地球那样不断索取直至毁灭。
这片地域的地理条件恰到好处。光照充足,风力资源丰富,潮汐涌动间蕴藏着可持续的动力。周边并非寸草不生的荒漠,而是有着多样的动植物群落,可以为后续的模拟与适配提供样本。005号研究员曾在研究日志上写下:“这里是自然与人类的交界线,如果新社会要在某个地方萌芽,这里将是最好的摇篮。”
于是,新地球的海风与浪潮将见证了百万立方计划的起点,大家将在这块曾经被淹没的土地建起自然繁荣的新世界。
三、“转录组”
“为我们的领导小组取个名字吧。”
“转录组怎么样?”
“在生命科学中,转录组承载了一个细胞在特定环境下的全部基因表达,
它是信息转化为功能的桥梁,是生命适应环境、展现活力的真实写照。
今天,我们肩负着同样的使命:
把人类文明的知识与经验,浓缩进百万立方的空间,
在新的星球上转录成完整的社会与运行体系。
能源、食物、水源、居所、制度——
一切都将在这里表达、适配、运转,
就像基因表达成无数RNA,共同维系生命。
“转录组”象征我们的整体,
每个人都是一条独特的“表达产物”,
彼此协同,才能让社会保持生机与延续。
面对未知的宇宙,我们坚信:
转录的不只是文明的延续,更是人类新的开始。”
计划发起人曾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说过:“‘转录组’这个组名的意义,就是把文明的基因转录成新的现实表达。在新的世界里,这份表达必须是与自然的和解,而不是与自然的对抗。”
接下来最关键的,是遴选本次计划的建设者。
计划发起人提出,必须选择那些坚守节能生活、认同自然理念的人。“转录组”不需要极端的学术天才,而是需要综合素质较高、能够在新地球迅速展开建设的人才。
于是,经过严格的面试与选拔,来自不同背景的人逐渐聚拢。
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确定本次计划参与的人选,他们组成了一个缩影般的小型人类社会,被赋予的使命是:
在新世界,利用风能、光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建设一个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
四、航向新地球
随着设计图纸一一完成,一百万个一立方米的立方体被堆砌成社会的雏形:能源系统、居住区、农业区、水处理系统、教育与医疗设施……一切都逐渐组装完成,并以可立即运行的状态,收纳进“宝可梦”搬运球中。
在离别前夕,所有人都最后看了一眼那个曾经富有生机的星球。那里有他们的过去,也有无法挽回的错误。而前方的新地球,则是一次重新书写的机会。
在浩瀚宇宙的静寂中,“百万立方未来世界”计划的成员肩负着人类最后的希望,驶向未知。
0 条评论 (登录以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