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设计概览
一、核心理念——元
1.前言
流水不腐,明月长悬。星言夙驾,丹曦赓行。望天地不改,叹人命朝霜。
自从亚当夏娃偷吃了善恶树的禁果,“死亡”便成了人类的原罪。 “人生来不想死,可是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这意味着恐惧。”我们一生中面临的最大困境就在于:眼前的世界太大了,我们的寿命太短了。一个人哪怕穷极一生,也无法体验世间的一切美好与快乐;纵使一个人的一生再充实,也只能体会他能体会的所有。我们就像穿过麦田的旅客,四周都是饱满的麦穗,可我们只能拿取其中一支。
如何避免同质化的陷阱,如何走向更多元、更自由的未来,我们需要变革。在百万立方的情景下,我们为有限的困境提供一种了思路:既然人类无法永生,无可避免地走向同质和单一的困境,那么我们就创造一个拥有更多可能性的国度。在这里,体会更多的真实。
2.奇点
你是万物的总和,你是世间的所有。
“元者,始也。”这是《说文解字》中对“元”一词的定义。到了现代,随着人们在各个领域的研究愈发深入,“元”一次被赋予了更多意义:本源,超越,根本。“元问题”、“元认知”等词也被用于描述某个现象背后的本质。
我们选用“元”作为核心理念,旨在以此传达我们世界的底层逻辑----通过抛弃掉现实中那些看似帮助了社会发展,实则只是让人类滑向反复的制度和规则,以实现人类全面发展,拓展全体人类的边界为原则,构造出拥有先锋性的、适应人群的制度和城市理念,并配套以极高生产力,极高人均能源比的基础设施,来完成对当下世界的解构与重建,塑造出更加纯粹的、为了人类多元、自由发展的城市。我们相信:想象力不应被现实束缚。我们希望最大限度地利用当下最前沿的科技、能源与文化,来为我们的世界居民提供一片更加适合发展未来的土壤。
愿我们的构思能够成一个奇点,喷发出无限的可能。
3.群生
轻的上浮,变成了天;重的下沉,变成了地。
为了实现“元”的核心理念,我们在选址、城市规划和制度上进行大胆的创造。
选址上,我们瞄准了浙江温岭江厦的一处入海口,这里是海洋与大陆的交界处,囊括了海陆空三个人类可以统治的维度,在这里,我们对未来的塑造有了空间的基础。同时,充足的潮汐能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电力,这些电力,将会为我们的城市供电的同时,给我们的超级计算机“瓦克”提供能源。能源的充足代表强大的生产力,由此我们的社会制度和理念有了物质的基础。
在城市的基础构思上,我们借用了“群生”的思想。整个世界分成三个城市,分别是“示拿”、“比蒙”与“朝歌”。“示拿”是一座面向天空的城市,高耸的塔形建筑是这里的标志,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休养生息;“比蒙”是一座建在地下的城市,工业化是他独特的标志,而在地下的设置,将会使这里拥有完全不同于地上的生态;“朝歌”是一座建在海上的城市,水与风是这里永远不会缺的东西,当地以农牧业为主,是整个百万世界的生产者。三个城市相互支持、相互依靠,它们是“元”世界维持的基本单位。在群生的和谐共处下,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有机会选择自己想要的城市,这是多元未来的一步。
而当我们从高空中俯视“元”世界后,三个城市在结构上连成了眼睛的形状。这是我组对于未来的期望——们希望“元”世界是一只看向未来的眼睛,帮助我们走向人类的未来。
二、理念阐释
如何将“元”这个概念落到实处,我组选择将其分为三个子概念——“弹性”、“交互”和“融合”,我们世界的所有设计都是围绕着这三个子概念进行的,它们是“元”世界的根本法则。而对于我们的居民,我们立下了三个箴言,这是我们给与来到新世界的勇士的祝福,也是我们对于人类未来的展望。
1.弹性
一开始,弹性只是一个物理名词,指的是物体发生形变后,能恢复原来大小和形状的性质。但很快,人们将这种变化的能力运用到了其他领域,比如材料学、经济学、生态学。当然,城市规划也引入了弹性的概念。人们将由若干能够在不同时空维度上预测并消解干扰的网络、系统与群体叠加而成的、基于特定场地和具体领域的复合体系,其具有在社会、生态和空间上实现新的平衡态的能力称为城市的弹性。在具体的运用上,人们希望弹性城市能够抵御来自各方的冲击,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经济、文化上的冲击。显然,一座好城市应该如弹簧一样,拥有多种平衡态,能够拥有抵御外力扰动的能力,并在外力作用后重新回归原来状态。
我们将“弹性”作为子概念之一,出于两个考虑。
一是打造出一个可以活动的城市。这里的活动首先是在物理上的。因为我们将选址放在了沿海的江厦,是一处入海口。“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潮汐在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能源的同时,还带来了灾害的可能,因此,物理上的规避,是避免“元世界”被自然破环的保障。同时,物理上的可变带来了更多的城市风貌,这契合了我们对于“元”的追求。同时,活动还体现在居民的文化和思想上。为什么现在的城市会越来越趋同,这其实是它的居民思想越来越趋同的反映。一个城市有属于它的文化,在这样的文化长大的人群在三观、审美上不可避免地被带上了属于城市的烙印。但问题在于,如果每个城市的价值和文化都是一致的,那么所有城市生养的人群都是一个模组里出来的产品,上一代和下一代都是同样思维的产物,自然便会把城市不断塑造成同样的样子。这边是为什么当下有越来越多千篇一律的网红景观的原因,大家用的都是同一套逻辑,那么城市自然也会有同样的结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让我们的世界的文化和思想变得可活动。这表现在居民获得的信息没有被垄断,居民的想象没有被限制,居民的思想没有被埋没。如同进化的过程,只有突变的出现,我们才能从猿进化到人;城市只有保留文化活动的能力,它才拥有突破到未来的可能。
二是打造出一个可进化的城市。对于“弹性”的诠释,我们沿用了Simin Davoudi的设想,在她的规划下,“弹性”是“可进化”的近义词,这正是我组对于“元”世界的期望。一个优秀的城市应当是能够进化的城市。我们通过结构、理念和物理上的构造给与城市进化的能力。当然,进化的选择权在于我们的居民,而不是作为设计者的我们。“共同体”的社会理念,预示着我们的居民既是前人设计的享受者,更是未来设计的创造者,每一代人将自己的印记放在城市里,让城市得以从一个相转移到另一个相,实现进化的可能。同时,虚拟向现实的介入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枷锁,加速了城市进化的进程。当然,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尖端的科研设备是进化的物质保障。我们的世界“元”,将会是能够自我塑造,自我进化的城市。如果我们不赋予城市这种自我塑造的能力,我们就剥夺了城市结构的随机性、不可预测性和创新性。我们所剩下的不是一个城市实体,而只是一个看起来像城市实体的物体。不是丛林,而是修剪得像丛林的景观。
2.交互
虚拟现实的接入,是我们世界的一个重要特点。但我们并不满足于简单地让虚拟成为现实地附庸,而是让虚拟能够与现实之间拥有交互,在“交互”地理念下,虚拟的区分将会被消弭,在虚拟的加持下,我们将会获得更多的自由。
先解决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大众的视角下,虚拟世界始终不能拥有与现实世界同等的地位,我们为什么不是让虚拟世界成为第二个现实,而只是把虚拟世界作为现实的副产物,高傲地给其打上低等的烙印?这个逻辑的命门在于,只有先预设一个“现实”,才能讨论“虚拟”。但现实世界就一定是真实的存在吗?庄子说:“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如何证明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是否真是本就是个哲学问题,历史上有许多富有创造力的哲学家、思想家们在讨论这个问题。而目前可知的结果是:问题无解。因为当我们开始思考这一问题时,我们便以默认自己存在一个主体之中,用主体去思考认识主体是否存在,这是个悖论。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做些大胆的突破,假定虚拟现实就是世界的主体呢?这就是我们“交互”理念的职责所在,我们希望打破虚拟与现实的边界,让两者拥有交互的可能。
首先是现实向虚拟的交互。一个预先的假设是:虚拟是现实的信息化。信息化带来的碎片化和虚拟化是现实无法完全过渡到虚拟的关键。我们使用区块链技术打破碎片化的难题,让虚拟世界上的每个信息流都是全面的,可溯源的;同时,我们通过技术让每个用户的ip唯一化,每个进入虚拟世界的居民都只能拥有一个ip,这代表虚拟世界上的人物形象直接代表其背后的操作者本人,而不是一个可以被反复创造又删除的账号。当然,这并不会与虚拟世界的逻辑冲突,一个人的ip是唯一的,但他的形象是可变的,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让自己在虚拟世界里呈现不同的面貌,进行不同的活动。同时,区块链技术的存在保障了每个用户的ip安全,因为每次账号的变动都会记录在每个人的信息中,这代表每个人都可以是虚拟世界里的警察或是侦探,能够解决诸如盗号、网暴等问题。唯一性还体现在虚拟世界的唯一性上。在“元”世界里,我们没有科技巨头垄断技术,而是让虚拟世界唯一且不被某个公司或是个人掌控。你可以将其理解为当下的所有游戏,所有的app都用同一个服务器,那么每个人在不同接口进入的所有游戏或是软件都是同一个世界,只是呈现效果不同。
其次是虚拟向现实的交互。我们需要让虚拟能够作用于现实,而不是如空中楼阁一般高高在上。现有的解决思路有数字孪生、AR,而最新的思路就是元宇宙。我们当然会把数字孪生、BIM以及AR/VR等现有的成熟技术运用到我们的世界中,而更具突破性的是,我们会在强大生产力的前提条件下,让虚拟更加直接地触摸现实。
3.融合
在完成了如何提供多元和如何拓展未来的问题后,我们还需要让我们的世界拥有更多区别于现实的元素,接下来的理念,解决的是“内卷”的问题。
首先分析关于内卷的情景。当我们在校园或是在公司里内卷的时候,我们在做的是什么?我们是在刷论文字数,让自己的绩点高一点;我们是在抢各种名额、称号,让自己的简历丰富一点;我们是在熬夜加班,让自己在老板眼里的地位高一点点;我们是在各种项目里出头,好让自己的升职道路顺畅一点——我们做的都是一些满足于当下的竞争,而抛弃了对于未来的可能。当人群和人群之间相互敌意、相互仇恨的时候,我们在做的是什么?我们是认定A民族是正统,B民族是异类;我们是在强调C文化应该被D国所有,其他国家不得使用;我们是在排斥不同于我们所处集体的思想、文化,党同伐异,灭杀多元。我们已经看到了内卷带来的危害,也遇见了内卷背后隐藏的巨大阴影。内卷以及内卷所代表的竞争说得好听是幼稚,说得难听是自杀。我们必须看到内卷背后的个体思想的源头,我们必须揪出腐蚀果实的蠕虫。而罪恶的根源来自于你我,来自于我们每个人的个体思想。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在现实的语境下,我们愈发地将作为基础的自己与个人混为一谈。个人应是承载链接的总和,而不是你、我或是每个独立的个体。竞争的本质,就是将个人与其社会关系抽离开,默认个人就当与他人区分开来,个人没有与他人融合的可能。我们在公司里将个人与他人区分开,认为自己只是个体,因此其他人拥有了机会就代表自己丧失了机会;我们在世界里将某个本就与其他人群没有太多生理上区别的人群通过想象构建出一道天然的墙壁,因此一个国家强势了,必然代表另一个国家的弱势。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公司破产了,那么一个人的职位再高又能如何?如果人类全体都在走向衰落,那么一个国家在强大有怎么样?
在百万世界中,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这就是“融合”。我们应当把自己视为人类全体的一部分,让自己的想法融合进集体,让自己的价值融合进人群。在这样的视角下,我们每个人的悲欢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而那些能够实现社会进步,促进人类发展的事情将变得更有价值。这也是我们百万世界的意义。当我们抛弃掉资本主义、民粹主义、消费主义等将我们与人类集体区分开的概念后,人类的发展将会更加纯粹,我们的居民有机会抛弃掉当下内卷、流量等让当下生活变得越来越遭的东西,转而致力于拓展人类的未来,发展人类的边界。
值得一提的是,融合的概念与“元”本身并不冲突。融合的理念并没有与个体的多元冲突。事实上,将这两者对立是错误的二极管思维。融合是集体价值的回归,最终的目的是消除当下对人群的错误切割,从而解放人的劳动、思想和可能性,让个人真正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以上的三个理念,是我组对于实现“元”理念的意义构思。“弹性”为实现人的多元发展提供了土壤,这是“元”世界给予他们的宏观层面的支持,而“交互”则是让人多元发展的手段,让每个人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未来,而“融合”,则是保证人能更加纯粹地多元发展,从而保障每个人的未来。人类的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当每个人拥有了选择的自由,拥有了多元的未来,那么人类的历史也将更加璀璨,走向充满光明的远方。
三、细节设计
在以上的理念下,我组在能源、环境、人群、科技四个方面做出了细节设计。
1.能源 》》》能源总览《《《
2.环境 》》》环境总览《《《
3.人群 》》》人群总览《《《
4.科技 》》》科技总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