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模块2-细节设计
一、意识形态:
当今的意识形态的弊端:
资义本主为了最大化自身的利益,影响、渗透,甚至控制消费者的价值倾向,大力提倡为结果论、成功者叙事。造成当今社会上很多人,对资本过渡崇拜,陷入资本主义设计好的思想牢笼之中。导致了当今社会人心浮动,对金钱、地位、名利的过度崇拜,犹如遮蔽望眼的浮云,让人们不再专注于人类原本应该专注的事业,比如诗歌、哲学、科学......这样功利且浮躁的意识形态,并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可以说,战争、垄断、霸权主义等等,这些都是必然的导向。并且不会引导人类走向真正的自由与解放、和平与幸福。
对当今的评价:
由于教育体制的不完善、资源的不均等分配等等因素,很多青年人并没有机会受到良好的教育,更难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此外,长久以来的社会风气,使得即使有部分人觉醒,也很难在社会上掀起风浪、造成影响。这样下去,人类会逐渐放慢,甚至停止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对于真理的追求。这样的文明,犹如猪圈里不会思考,只求苟活的猪,再也不会出现像古希腊雅典和中国百家争鸣那样的思想浪潮。那么我们不妨想一想,为何物质逐渐丰富的今天,人们的思想却变得不再那么活跃呢?人心为何会变得更加的浮躁和不安呢?为什么两性平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为什么世界上的贫富差距依然在增大?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焦虑内卷?本小组认为,这是因为当今社会的意识形态存在重大偏差。意识形态不只是口号,它更会影响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向。譬如说,当今社会的意识形态,无疑在过分的放大金钱、名利等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对于真善美、哲学、科学等,需要人潜下心来钻研的、真正值得人类探索的事业,却仅仅靠部分觉悟者,为爱发电,并不给予相应的资源或社会认可。人们不再会探寻自己喜爱的、适合的生活方式,而是吸着资本主义所推崇的,消费所带来的快感鸦片。这无疑是荒谬的。
本小组的解决方案:
本小组主张温和的改革,而非暴力的革命,通过一轮筛选,我们会选出意识形态与本组相符合的原始公民,迁入新地球。这样可以比较容易形成原计划的意识形态。对于此后出生在百万立方的儿童,我们对其进行合理的教育,以维持这样的意识形态。如果本地方受到其他地方影响,或内部产生有违意识形态的公民,我们会通过文艺活动、教育劝导等方式进行尝试。如果意识形态严重跑偏,本地方并不避讳采取直接的暴力革命,以保证意识形态的正确。
具体方案:
首先,是完备的教育体系。本立方会对出生的儿童进行公平、全面、科学的义务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和平的、爱好真善美的三观。教育体系会在教育的过程中根据人的天赋、爱好、兴趣,对人进行分类、分流教育;教育的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艺术,哲学,科学,体育。本立方并不允许种族、阶级歧视产生,这会被视作是可耻的。这样的观点也会渗透在教育体系、文艺创作当中。职业有区别,但没有高低贵贱。其次,本地方会设置奖惩体系。对于为人类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公民,我们会对其进行奖励。具体措施包括:生活资源、个人传记(个人传记的具体介绍见休憩模块——文史哲)等等。最后,本立方会设立合理的法律体系、社会道德体系,使得新社会不会延续、继承旧地球上的错误意识形态。
二.有关一些问题的回答:
资源是否可以实现平等交换?
在这里可能考虑到“平等”这一概念确实很大程度上难以把控。本小组并不要求绝对的平等,因为绝对的平等本身就是不平等。本小组鼓励立方中的公民们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并且为人类和地方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样的贡献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并且会获得相应的资源。本立方的资源交换是相对平等的,具体表现为本地方对于各类贡献的评价体系是更加完善、多元、全面的。我们不会过度放大脑力劳动的重要性,也禁止暴力手段积累原始资本,玩弄资本游戏的技术,在本地方并不会得到推崇。无论是艺术、科学、体力的贡献,在本地方都会得到相应的尊重。通常来说,我们会努力保证一定的平等。另外,我们提到了平衡代替平等的概念,会通过社会的调节机制来让大家更满意地获取到资源,以及利用平衡交易体系,实现资源的平衡获取和交换。
如何决策?是否需要权力机构出现?
有关发展规划等,关乎整个社会发展趋向的决策是会让所有人知晓的,但不保证人人都有投票权,以防多数人暴政、阶级严重划分等情况出现。按照事务种类不同加入一定量的AI进行直接民主的决策,会根据不同的利益集体大小,进行投票权重的压缩与调整。通常决策之后会以较随机的手段确定一个或数个人来跟踪负责决策的落实与发展,而不依赖具体的机构管理权力,分散权力、高效管理。我们没有固定的权利机构,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与自己相关的事物的决策当中,即使是审核提案的公职人员,也仅仅有审核权(同时受监督)。
3、是否需要特定的“权力机构”代表整个群体或达成公共目标进行行政管理?
大部分情况下没有一个整体、明确的权力机构,而是具体到每一项事务的专人负责。这个也与我们去中心化的原则相呼应。一般是每一项事务,每一块细分的权力,会有负责的专人,而这个专人会在解决问题或结束负责之后接手其他的事物。这个权力的结构是高度动态的——随着事务情况的变化,可能会短时间内出现某些人总领大量事务的情况,但随着权力负责的动态变化又会自发变成其他的形态。(某种程度上来说挺依赖自组织的)但是本地方并不会放任所有的管理权力,流入每一位公民的手中,并不会有绝对的民主出现。而是会根据每个公民从出生起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其展现出来的天性、智慧等,给予其合理的管理权利。
我们的口号:
在新的地球上,迎来全体人类的自由与解放、和平与幸福。
四.政治组织形式:
在每一个阶段,最高的决定权会掌握在绝大部分公民的手中,但是由于决定的事物不同,既得利益者与可能得利者,也会相应得不同。这些不同的获利集团的人数也势必不同。所以我们会根据利益的分配和走向,对不同利益集团的投票权重进行压缩和调整。举个简单的例子(只是表达一种思想,具体的决策安排可能会有所调整)在决定科学家生活条件和工资时,科学家集体和非科学家集体,所投票数的权重各占50%,所以并不会因为人数上的差异造成多数人暴、政阶级过度分化等问题,也不会出现资源的过度集中,或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同时,这个制度对AI是存在分权的,以保证每个AI之间存在明确的对接边界。(这个立方里面存在众多的专职AI)AI并没有最终的,重大事务的决定权;而是仅有整理、传递数据的部分权利,和阶段性的决定权。
(一)分锅为主,分工为辅
- 分工制度:社会在保证去中心化的同时保证相对强制的分工制度(这一点和平衡体系相互补)。每个人在这个社会当中都必须负责某些事物。同时,通过后文的循环任职制保证社会能够去中心化地工作。
- 分锅为主:每个人接受分工的时候是带有相对的强制性的——我们并不反对管理者的存在,但管理者更多的是承担背锅的位置,而非牟利的位置。类比《理想国》当中的护卫者,护卫者拥有天生的金银品质,但是他们的生活是简朴的。我们的立方通行“分锅到人”的强制政策,通过人群和AI的约束与制衡保证每个人都必须负责一定量的社会生产生活事务,同时每一件事都能精确找到单个“背锅者”。每个人的生活都与他的分锅密切相关——每个人的工作的一个目标,就是保证自己负责的事情不出问题。
- 分工为辅:每个人承担的工作范围比自己的背锅更大。每个人都需要为了自己和周围人的锅工作。“为别人的锅工作”也是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指标。
(二)平衡体系
- 平衡代替平等:我们的立方无法奢求大家满意的人人平等,而是退而求其次,追求人人的平衡。平衡包括人的权责平衡、生活平衡、生产平衡等方面。
- 平衡机制:人的工作范围和责任覆盖依靠一个名叫“虚想锅”的分锅系统来确立。“虚想锅”保证了人的权责平衡。这个平衡依靠四个指标来确定。
- 个人轨迹:每个人在分锅之前的工作内容、学习内容、个人爱好等方面,分配较为协调的工作内容和负责范围。减少(也没指望消除)不会干、不想干、干不下去等情况。
- 周围意见:周围人的意见也是一个考虑因素,尤其是合作者等人员的意见更为重要。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其他人通过考核等手段厘定的一些指标的达成情况。
- 个人意见:每个人的个人意愿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人对当前的权责分配较为满意的时候,会获得一个较高的修正值。反之,修正值较低。
- 随机因素:引入了一个正态分布的指标,用来避免确定性。在可能的情况下,会很小概率地压过以上三个因素,作为一个避免确定与单调的方法。
- 强制手段:整个体系的贯彻难免会涉及强制与强力。维持这个体系最重要的强制手段就是通过“虚想锅”让社会的运行满足“分锅到人”的条件。而有关执行和结果评定参见职能循环一段。
(三)循环任职制
- 职能循环:从人初始接受教育开始,就将每个人的培养不局限于单个方向,而是在保留一个主要方向的同时,保证每个人能够接受涉及多个较为正交的方向的教育和技能。在这样教育之后,每个人可以承担的职责就不再是单一的。当人担任某一职务一段时间后,就要接受分锅系统“虚想锅”的重新审查,在个人轨迹一项加强对是否胜任的考量,在个人意见一项加强个人是否愿意继续工作的考虑。另一个方面,也实行个人的“你行你上”制度。允许个人或集体质疑“虚想锅”的结果,并推举更加胜任的人选。这一新推选的有效性受岗位的性质影响。如果有人认为自己可以,就可以去试试。如果某个职务缺位或有新的事物诞生,也需尽快利用这一体系推选人员补位。
- 分锅系统的维护:“虚想锅”由一个离网AI运行。获取数据来自人和AI的传输。传输边界由只有查看权限的监督者监督。如果监督者认为必要且分锅系统“虚想锅”分析的目标本人同意重新核查,则一定程度上公开个人轨迹涉及的隐私数据[1]。周围意见和个人意见均由核对网络[2]短期持有。随机因素的修正因子由核对网络来核对上次的修正因子后作为基础进一步演算。结果在AI发布的同时由监督者同步发布并自己和存档AI同时存档以防篡改(AI的分权制衡及AI与人类的制衡也是一大特色)
- 职业交叉:鼓励每个人尝试不同的职业和方向,并尽可能扩大人所拥有的不同专业知识的应用面。
(四)发展维系
- 鼓励发展:
- 平衡交易:每个人的工作成果可以在公允范围内兑换其他事物,如在被代劳者或公众同意下换取有限量的金钱、物资或减少其他方面的工作。由于疾病、事故、家庭变故等情况下,可以不付出代价地减少工作。
- 鼓励犯错:每个人都要背锅的一个可能后果就是固步自封与拒绝进步。所以说可以,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允许试错。在发生的问题类型是全新的或涉及到新的领域等情况下,试错余地可以大幅提升。如果个人或团队有新的贡献,允许在创新当中在非关键领域的运行上触发问题。
- 督促发展:由立方的全体成员以及公共AI按照人类:AI=1:1的投票权确定发展规划(这也是少有的AI权力挺大的地方),所有人应努力完成规划,在规划完成之后,随机确定一个人作为督促者督促所有人推进规划,并为可能的规划问题背锅。
- 衡量“进步”与“退步”:社会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进步与发展。具体如何算进步需要在发展规划当中决定。具体后面人类会走向什么方向并非我们在一开始能够确定的,而且,我们又有多大的资格决定百年之后的人类呢。
- 问题协调:
- 发展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问题和挑战,同时也会牵涉社会成员的不同乃至对立的利益。这个过程就需要大家最终达成一致来推进项目继续前进。这个过程的一个方法是拉来更多的人共同形成公众讨论来研究,进而达到更加广泛的共识,我们相信,志同道合者,以及在新的教育制度下诞生的青年们,有能力承担决定人类发展方向这一重大使命。。
- 第二点是可以随机引入多名临时的决策者来共同决定问题的解决方案。这其实本身也相当于对公众的一个抽样。